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
当前位置:
宜君县 “三项举措”促就业 稳就业 保就业
来源: | 作者:王刘伟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10 | 53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今年以来,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党支部结合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目标,紧紧围绕全县群众诉求,积极实施“AI豆计划”人工智能产业、培育建设社区工厂、精准开展技能培训三项工作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有效建立更高质量、更加充分的就业平台,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功能和提升就业承载能力,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引擎”,切实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落到实处,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全力织密兜牢民生底线。截至目前,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60人,完成任务的178.2%,其中,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329人;城镇新增就业649人,完成任务的108.1%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26%以内,以实干实绩诠释“就业是最大民生”。

  “AI豆计划”人工智能“强就业”

  “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很好、很有朝气,适合年轻人,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,更能看到家乡不一样的风景,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,同时也为家乡建设贡献了自己小小的力量。”赵杨娟笑着说。

 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,数字经济在保障就业、稳定市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。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创造云就业机会,助力宜君搭上“信息高速公路”,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在中国人民银行、阿里巴巴集团的积极协助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县人社局着力提升“数字经济”思维能力,积极引进实施“AI豆计划-AlphaQ”和“AI豆计划-高德地图”项目,大力发展“AI豆计划”人工智能产业,通过数字就业、数字产业,打造吸纳就业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在岗员工206人,其中脱贫劳动力19人,人均月工资3500余元,技术熟练后可达到4500元以上。

  培育建设社区工厂“稳就业”

  “一天能做一顶多假发,一月至少能挣4000多元。离家近,就近就业,可方便哩。”党丽娟高兴地说。

  大力发展社区工厂是扩大城乡就业,促进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。县人社局坚持把社区工厂建设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,结合宜君特色优势,创新工作思路,积极引进假发等新兴产业,打造集毛绒玩具、假发、中药材、服装加工为一体的特色社区工厂体系。争取人行金融系统支持,深入开展宜君“青蓝”计划,延伸假发产业链条,进一步发挥“假发社区工厂总厂+社区工厂分厂+家庭作坊”的辐射带动作用,在现有1+5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。截至目前,2021年新建社区工厂11家,其中假发加工6家,玉米糁加工1家,中药材加工2家,白酒加工1家,食品加工1家;累计建成社区工厂22家,吸纳劳动力就业680人次,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184人次,月平均工资2600元左右,真真正正让群众成为社区工厂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

  精准开展技能培训“助就业”

  “多亏县就业促进中心组织的玉米园艺工技能培训,我种的玉米不仅个大,口感也特别好,没想到家里的玉米粒成了我家脱贫致富的小金豆。”宜君县参训人员任根宝乐呵呵地说道。

 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、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、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。县人社局围绕我县打造康养示范基地和数字经济发展全局,针对群众需求,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印发2021年全县就业工作要点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》,针对重点人群,重点围绕市场急需紧缺的人工智能训练师、毛绒玩具、非织造布创造工等工种,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大力开展企业岗前培训、技能提升培训、转岗转业培训、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,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截至目前,共举办农艺、园艺、家畜饲养等技能培训班26期,培训1175人,其中脱贫劳动力860人;创业培训4100人;校县合作培训4200人。

  下一步,宜君县人社局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以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为抓手,全力推动县域经济与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构筑宜君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,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,同时进一步对接人工智能新项目,扩大“AI豆计划”人工智能、速卖通假发和社区工厂项目规模,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劳动力返乡就业,力争2021年底实现在岗员工1200人,助推全县“六保六稳”工作扎实落实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
红色资讯